如何提高公眾號文章閱讀量? 標題,配圖,摘要如何寫
來源:
人氣:2742
發布:2018-04-23
目前,微信公眾號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企業、媒體和個人對外發布信息的平臺。很多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文章閱讀數很低,甚至其打開率都很低。雖然公眾號運營的本質在于內容,也就是所謂的內容為王,但如果你的文章標題 . 圖片和摘要不能立刻吸引用戶,使用戶產生打開欲望,你的內容再好也無人問津。酒香不怕巷子深,在這個時代已經快過時了。
公眾號即便關注了,如果內容不是特別好,幾天過后就會取消關注。對于公眾號的文章,一般先看標題、摘要和配圖,沒有吸引力直接跳過。下面結合自己平時看過的公眾號文章以及以前公眾號運營的相關經驗談下自己對公眾號文章的標題,配圖,摘要的看法。
標題
對于一篇文章,標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如今處于信息爆炸時代,一個好的標題,對表達文章主要內容,增強文章吸引力等有很大作用。下面是筆者自己總結的公眾號標題命名的11大準則。
1、名人效應
先找準公眾號的定位,然后尋找公眾號方向領域的名人。比如科技行業中的扎克伯格、埃隆馬斯克和喬布斯。舉個例子,《人一生中最重要的10個習慣》與《扎克伯格堅持一生的10個習慣》。明顯后者打開率比前者高,朋友圈的轉發率也很高。一方面是從眾心理,另一方面是人們比較迷戀成功學。去年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市值達到2300多億美元,超越Facebook,成為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馬云一瞬間也火遍大江南北,各種馬云語錄,雞湯刷屏朋友圈。這就是典型的名人效應。
2、靈活應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這個詞在互聯網行業已經爛大街了,但包括筆者自己在內,很少有人真正能完全理解它并運用到產品和營銷中。下面只是談下自己的見解以及怎樣靈活運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2.1、第一層次: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最基礎、最具優勢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性、健康。
如果這類需求(除性以外)不能得到滿足,則會影響人的某種生理機能,使人們的生命受到威脅。一般只有在這層需求滿足后,人才會去滿足下一層需求。
食物這類需求基本人人都能滿足,對人們的吸引力不大。當然有人會說,我發布一條免費送大米,送水果的圖文信息,閱讀量瞬間暴增。但記住這背后不是因為人們沒有食物,是人們貪小便宜,想不勞而獲的心理。對于水和空氣亦是如此。
“性”這個詞,一直是人們無法繞開的問題。但這個話題經常會觸及法律,還是少用為好。即使有很好的效果,筆者也不建議使用這類做營銷。
最后剩下健康,健康相關的話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圍繞健康可以這樣擬題,比如《為什么他每天只睡5小時精力如此充沛?》、《為什么經常不吃早餐會的胃癌?》等等。
生理需求層次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健康需求。
2.2、第二層次:安全需求
尋找安全感是人的本能。
這里的安全不僅僅局限于人身安全,還包括財產安全、工作安全、家庭安全等方面。
圍繞人身安全可以發一些逃生,自救等文章。例如,《地震逃生10大法則》、《如何在廢墟中存活150小時?》等等。
圍繞財產安全可以發一些防盜,股票等文章。例如,《公交車上如何防盜?》、《量子基金如何做空中國?》、《入市10大準則》。
圍繞工作安全可以發一些職場文章。比如《職場黃金法則10條》,《職場新人必看的書籍》。工作安全不是狹義的指工作中的人身安全。主要指工作的穩定,每月能有固定的收入,不用擔心生計。
圍繞家庭安全可以發一些關于構建和諧家庭,子女健康成長,老人健康類的話題。例如《如何構建和諧家庭?》、《談談父親對孩子的作用》、《揭秘百歲老人的日常飲食》、《長壽的四大秘訣》。家庭安全主要指家庭和諧,家人安全。
第二層次的安全需求,有很大的發散空間,不管從那個點切入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3、第三層次:社交需求
情感相比前兩者而言更細致一點,不是那么直接,給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每個人都害怕孤獨,每個人來到世界都渴望被愛,被人關心。這是人的本性。友情、愛情、親情、愛國情懷等都歸屬于第三層次的需求。針對這類話題可以發一些關于友情、愛情、親情的文章。如《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的朋友?》,《交友三大準則》、《為什么想結婚必須先談一場異地戀?》、《怎樣表白成功率最大?》、《小時候的”媽媽洗腳”》等文章。
2.4、第四層次:尊重需求
前三種屬于低級需求,一般靠外部條件就能解決。后兩種屬于高級需求,主要是自驅式的,而且是無止境的。對于尊重的需要這層需求,百度百科解釋說: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內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總之,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
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價值。對于這類話題,可以發一些關于怎樣贏得別人尊重的相關文章。例如,《贏得尊重的10條準則》、《怎樣打造核心競爭力?》。
2.5、第五層次:自我實現需求
第五層次的需求是最高層次的需求,只有在前面四個需求基本都滿足時,才會產生自我實現的需求。這一層次的需求主要是人生價值的實現,對真善美事物的理解,從而衍生出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心理學上, 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對應馬斯洛的前三個需求,自我對應后兩個,而超我傳言是馬斯洛晚期提出的超自我實現的需要,沒有具體考證。對于這類話題可以發一 些關于成功學,成就,榮譽,財富,地位,幸福等文章。例如《他是怎樣成為福布斯最年輕的富豪?》、《丹麥人幸福指數全球第一的秘訣》等等。
對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筆者也只是淺顯的理解,有些地方僅代表個人觀點。
3、學會用“!“ “【】” 、 ”?”等符號
在標題里里加入一些特殊的符號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 感嘆號一般表示驚訝,一般表示贊揚,驚訝,憤怒,嘆息,傷感等強烈的感情。用這種符號一般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黑框號一般表示重點標記,強調,給人造成視覺沖擊,誘導人們去閱讀。
“?” 問號一般表示疑問,反問,設問。這種標題使人產生疑問,使人產生去解決疑問,去知道答案的欲望,進而打開文章。
以上3鐘符號比較常用,其他符號也可以嘗試。
4、善于利用熱點事件
實時跟進熱點,抓住人們從眾和好奇的心理。
比 如,最近NASA公布發現一顆類地行星,距離地球1400光年。一瞬間朋友圈就被這個新聞刷屏了,各種“你距離另一個地球1400光年,距離XX只有一步 之遙,關注XX就能XXXX”。這就是很好的以此借勢傳播,此類文章朋友圈轉發率也很高。當然這里指的是軟文,而不是硬廣,誰沒事幫你轉廣告。
熱點事件可以去微博熱搜榜,百度熱搜榜,百度風云榜,百度指數查找,這里不一一講述。
5、巧用數字
這點筆者也經常用,比如10個、1個和三大等其他數字,比如《一生必看的10本書》、《一生必看的10部電影》。
在 如此巨大信息量,人的精力有限無法一一看完。想用有效的時間和低成本的方式來獲取有價值的東西,這類話題恰好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一個簡單例子,別人看完 100本書,最終只有幾本有價值的書。而你通過某篇文章得知有價值的那幾本書,用了別人1/10之一或者更少的時間獲取了同樣的價值。
所以巧用數字能激發人們打開文章獲取有價值東西的欲望。
6、加上體驗式的話語
體驗式話語指站在用戶自己的角度來閱讀和分享文章。
比如自己覺得好,想分享給周圍的朋友,都會加上自己的感受,類似“這部電影我看了后XX”,“我覺得非常不錯”等話語。
運用到公眾號標題,可以這樣擬題“大多數人看了都流淚了的一部電影“,”1億人都知道的一個事實“,”唱哭無數人的一首歌“。
7、傳播正能量
關于人性本善和性本惡一直以來沒有確切的結論。
事實上在朋友圈里,雞湯文、成功學、和正能量等話題的轉發量大于消極負面的話題。比如《XX小伙公交車赤手擒住持刀搶劫犯》、《XX10年來收養了幾十個孤兒》等話題。
8、利用比慘心理
這點可靈活處理,慎用。